【师者如炬】王洪林:她的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

作者: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3-10-11浏览次数:546


近日,我校外语学院王洪林教授主持的“中国影视外译符际意义再生与变异机制研究”项目获批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这是王洪林老师多年耕耘首次获批主持国家级项目。

践行使命,争做师德榜样

王洪林,博士、教授,外语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其所在支部于2023年获浙江省“双创”样板支部、2022年获批宁波市“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

2019年,王洪林被评为浙江省“2017-2018年度教科研先进个人”。同年,她入选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王洪林于2020年、2021年被评为浙江万里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被评为宁波市优秀党员,同年获宁波市第二批“四有”好老师;2023年获浙江省翻译学术先进个人、浙江万里学院师德标兵。她始终忠于教育事业,听党指挥,与时俱进,学思结合,积极奉献,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走在前列,争做师德榜样。

王洪林在党支部工作期间,扎实推进“七六五”支部工作模式的深度落实,围绕“七个有力”“六大工程”“五个有度”,实现党建、育人、专业学科、文化传播与创新和社会服务的有效融通。“六大工程”,即旗帜领航工程、立德树人工程、学科聚力工程、清廉凝心工程、社会服务工程、国际传播工程。“五个有度”,即构建“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厚度”“有亮度”的高校党建样板支部。

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带着这份崇高的使命,王洪林扎根一线教学岗位,以争做“排头兵”的精神,赓续立德树人的初心,坚守为人师表的誓言,用辛勤耕耘、爱岗敬业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用爱和奉献谱写着教书育人的最美华章。

扎实严谨,深耕翻译实践

王洪林教授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是翻译领域的热情探索者。她于CSSCI发表论文19篇,含《中国翻译》5篇,另人大复印全文转载4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8项,市厅级项目20余项。今年,王洪林教授主持的“中国影视外译符意义再生与变异机制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正式立项,为我校外语学院的科研工作的新突破作出贡献。

王老师治学严谨,紧跟学术前沿,尤其对符际翻译和多模态翻译理论有深刻见解和洞察力。扎实的翻译理论帮助她在教学上深入浅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促进王老师传授翻译理论知识的助推器:王洪林老师充分利用了翻转课堂、翻转学习和深度主动学习等新兴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和参与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王老师是服务文化强国和文化强省建设的应用型老师,在浙江省域文化尤其“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国际传播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并取得标识性成果。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王洪林老师主持省级和市级“八八战略”专项课题2项。她在科学研究中拥抱浙江文化之美,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发挥符际翻译之力。

灵动巧思,点亮活力课堂

王老师的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学习翻译不能纸上谈兵。王老师对此自有妙招:她巧妙地将知识学习融入各种活动,常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请学生们思考回答。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

为提升学生们的短时记忆能力,她还会在课堂上实行“突击”,将口译训练的方法融入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课堂,以此锻炼同学们的翻译能力,也让课堂氛围活跃紧张而不失趣味。

她瞄准翻译专业的国际性,夯实文化自信,将浙江的诗画之韵、人文之美引入翻译人才培养和课堂实践中,极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王洪林老师一边进行课堂教学,一边思考着教学模式的更优解。她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尝试了探究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深度翻转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如今,她的教学步入更为成熟的“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模式,致力于从思政、知识、能力、素质四方面培育全面的外语人才。

温暖热忱,感染莘莘学子

王洪林老师不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教学中,也时刻陪伴在学生身边,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洪林姐姐”。

面对基础不同、性格不同的学生们,王老师笃定地表示:“每一个学生都值得被爱,每一个学生都能被教好。”她说,自己喜欢看到同学们一张张青春活力的可爱面庞,喜欢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王老师的爱意融入了她的一举一动中,化作春风吹入了学生们心间。

英语191班的周易数说:“王老师的亲和力极强,将学术知识向我们倾囊相授,还会关心我们的生活安排和学业规划。”

 “王老师为我国外申硕写了一封封推荐信,时刻关注着我的申请进展,全力支持我的学术发展。”英语193班的陈昭睿说。




  • 最近更新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