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我校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现场办公会。校长应敏,党委书记蒋建军,党委委员、副校长马建荣、林志华,党委副书记王伟忠,党委委员、秘书长、党委宣传部部长王福银,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人事部部长朱邦相,校长助理徐立清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会,基础学院院长张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松钱、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蒋建军主持。
会议首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和宁波市有关重要会议精神,应敏领学。
应敏着重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即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我国发展具有的“五个有利条件”,即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五个必由之路”和“五个有利条件”重大论断,是在当今“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这样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深邃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战略智慧,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和大势,引领时代前行。我们要循着“五个必由之路”,用好“五个有利条件”,以沉着坚定的信心,在新征程上争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应敏还传达了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的工作部署,同时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要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学习好,及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断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围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怎么建这个主题,就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科研与学科建设、大思政课建设、开放办马院等问题纷纷发言,既表达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深厚情怀、使命担当与切实感受,也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
会上,万松钱作专题汇报,梳理和总结了2017年9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以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对照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目标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位点申报条件,指出优势条件与特色的同时,找准短板与不足,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的方向与存在的重点困难。
党委宣传部、人事处、教务部、科研处、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学校领导,现场解答或落实了老师们提出的有关意见与要求,对专题汇报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的相关困难与要求,学校领导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意见与方案。
应敏指出,这次现场办公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有积极作用。几年前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我们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学院尤其是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定位、职责,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特色与优势。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从各个方面提出和回答了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承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责任重大。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重要任务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尤其是解决好进学生头脑问题,这是关键。希望老师们切实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职责。
蒋建军在总结会议时说,今天的会议有着特殊意义,三年前的今天,即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了方向指引和价值指针。今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更加清醒认识到我们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书记提出两个“关键”,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每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自觉扮演好这个“关键”角色。
蒋建军强调,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学习会,也是一次调研会,又是一次落实会。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听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教师的想法与建议,现场落实和解决了马克主义学院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站在新的起点上,马克思主义学院要认真对照《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