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马建荣调研设计学院品牌工作室制专业课堂

作者: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 教务部发布时间:2022-04-01浏览次数:35


329日,副校长马建荣、教务部副部长郑亚娟、校督导主任杨季芳一行到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传统视觉艺术与现代设计”课堂,调研品牌工作室制。

“传统视觉艺术与现代设计”是面向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开设的跨专业平台课程,是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品牌工作室制改革中的重要课程之一,由陈立萍、杨文、刘水晶、王秀颖四位专业教师联合授课。本次课程线上与线下连线互动,3个专业、4位教师、134名学生在四个教室里通过线上交流,课程组的老师分别从各自擅长的领域为同学们授课指导,使得课程更加丰富立体,实现了教学团队与教学资源的优化共享,打破了专业壁垒与空间限制。

在四位老师做完课程导入后,同学们就小组前期成果作了展示汇报。前置课程中,老师把与共青团宁波市委员会合作的“‘青春宁波’系列IP形象设计”项目作为真题。通过小组合作,该项目成果已基本成熟。课后,老师们将根据汇报情况选择优秀作品参与活动评选,并有望成为“青春宁波”的最终IP形象。

马建荣详细询问了同学们的课前学习与团队合作情况,之后,与学院教师代表进行座谈研讨。马建荣指出,本次课程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跨专业的组班模式、教师组团授课、基于真实项目的课程任务以及学生课堂汇报均展现出该课程的创新与成功。同时,他对课程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课程组要进一步总结提炼,在原有成果基础上形成一套全流程的教学创新模式,将优秀经验形成可在全院推广的优秀范式。除此之外,马建荣还强调要重点关注课程实效,重视学生的体验感与获得感。

据了解,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品牌工作室制自正式推行以来已成立教师品牌工作室23个、企业品牌工作室23个,全体大二及以上年级学生参与工作室课程与项目中。品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设计整合+专业融合+ 模块统合”的课程体系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个人发展规划自主选课,强化了学生自我能力建设,同时,教师深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探索形成了“教学模式多样灵活+实训体系真实立体+师生团队协同发展”为特点的培养机制。


  • 最近更新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