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寻找身边的红色文物”大赛

作者:基础学院发布时间:2022-04-05浏览次数:23

331日晚,基础学院团委和新四军红色志愿团在回龙校区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举办寻找身边的红色文物视频宣讲大赛。

活动受到广大同学的积极响应,共收到视频57份,其中有最早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内蒙古赤峰的《东北日报》、安徽金寨的红军烈士墓园、贵州桐梓抗美援朝老兵的拾真博物馆,还有省内的中共宁波地委旧址纪念馆、宁波工人运动纪念馆、柔石故居纪念馆、温州瑞安抗美援朝纪念馆,甚至还有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六面密印”……参赛选手们依次通过视频展示身边的珍贵红色文物。

选手们声情并茂地为每一个文物的历史脉络和红色基因做出形象的注解,同时传达了新时代青年对于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深刻理解,让红色文物了起来。

活动中,薛惠南同学介绍的文物——“六面密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它看似一小小的木质方印,实则在红军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六面密印五面刻花,花纹类似星星,都是加密信息,代表自己人,第六面虽然四周有花纹,但中间空白,暗示军情十万火急。当时这枚小小的印章,承担着传递绝密军情、彼此验证和秘密联络的重任,不仅反映了游击战争的苦难坚守,也体现出我军卓越的战略谋划和指挥艺术。

缅怀先烈爱国魂,燎原星火万里红。年轻的万里学子们通过寻找身边的红色文物,用镜头赓续红色血脉,祭奠革命先辈。大赛指导老师方金荣表示,同学们通过对红色文物历史的讲述,重温了先辈的革命事迹,传承了红色基因,进一步加强了当代青年对历史责任担当的理解,生动体现了知行合一

近三年来,新四军红色志愿团在基础学院党委的指导下,与省、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合作开展了诸多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2021年,在团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编辑出版了135万字的《新浙东报史料选编》。

近期,基础学院团委、新四军红色志愿团与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再度合作,围绕浙东红色史料《战斗报》开展了新一轮红色史料挖掘保护工作,同时还将围绕浙东革命精神开展红色宣讲、实践调研活动,使红色教育常态化。


  • 最近更新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