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由基础学院承办的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大学英语1》观摩活动在基础学院二号教学楼2215教室举行。参加本次观摩活动的有学校督导和二级学院的老师。
本次观摩课由基础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冯小春老师主讲,课程主要围绕《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七单元: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展开。
在课文导入部分,首先由英语班级E15075-076的同学们进行了小组展示。第三小组的代表用幻灯片形式分享了“如何与家人及同学更好的相处”的话题,他们认为“信任、理解、包容”是其中的秘诀,引起了在座同学的共鸣。接着,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了在交流中引起误解的原因。冯老师特别强调了作为国贸专业的学生,要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交流时要注意文化禁忌。比如,与穆斯林人士吃饭时不能用左手递食物。通过这一环节,同学们使用了英语,锻炼了语言能力,提高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提高了综合文化素养。
在课程的第二个环节,冯老师通过微课向同学们讲授了英语故事的六大要素,即“settting、characters、conflict、plot、resolution和theme”,营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微课中,这六个要素非常形象的分别用手的每个部分来代替,并且在解释过程中,代入了学生们熟悉的人物如哈利波特、阿甘、老友记的主人公等,使同学们能够直观理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紧接着,学生们分小组进行了讨论,就老师给出的任务(阅读课文,找到本文中的故事六要素)进行了小组研讨并汇报。小组研讨这种协作活动减轻了学习成绩不理想学生的焦虑感,充分发挥了学生之间的有利影响和监督作用,使学生能够共同提高英语学习能力,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就感,从而产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并能主动参与活动。在汇报过程中,采用情景法,小组团队合作将整个文章以戏剧形式表演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展现自我,同时又有团队合作,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和欢乐。
本次观摩课,体现了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教学过程既注重语言输入又注重语言输出,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把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重视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强调了课前的学习准备,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予了学生尽量多的机会在课上使用英语、体验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