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0多天多时间的精心筹备,以鄞州区塘溪镇施村为拍摄对象的《施村工业及文化影像调研》驻地影像展,于8月3日在施村文化礼堂拉开序幕。
自6月至8月,文化与传播学院“探寻文化脉络,定格施村映象”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不畏炎炎酷暑,驻施村四十余天,深入开展田野调查,对施村农村工业化发展脉络、乡村文化的发展变迁及现状进行梳理和挖掘,并就不同主题进行影像创作,为村庄存档。
“我们通过人来了解村庄,通过挖掘人的故事来深入了解村庄的形成与发展。”执行策展人丁佳逸介绍道。丁佳逸同学来自网络与新媒体专业191班,是参加过三季《乡村脸庞》公益摄影项目的老队员。40多天的调研拍摄里,队员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和村民成为了朋友”——到村民家蹭饭,和村民们一起爬山,和志愿者一起捡垃圾,和村民旗袍队一起共赴山巅美景,晚上到村民家参加party……村民还会送西瓜、丝瓜、茄子、豇豆给队员们。施村妇女主任周金叶女士感叹:“原来我们施村村民这么热情呀!”
在田野调查、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实践团队制定了“人物故事点状”“社会生活横向”“历史纵向”三个维度的框架目标,最终形成六个专题的影像成果。实践队通过制作成果册总结回顾了整个活动。同时,他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举办了一场弥漫着浓厚艺术氛围的驻地影展,吸引施村村民驻足观赏。村民们三五成群地围站在作品前,灿烂的面容尽显其对展览的喜爱。最终,影像展获得了塘溪镇党委的肯定。他们为实践队成员写了感谢信,颁发了锦旗及其荣誉证书。
实践队驻村期间,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伟忠,校团委书记巩毅、副书记蒋颖,文化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马嘉、党委副书记阚双余一行走访了施村洪岙文化大礼堂老人公益肖像拍摄现场。在王雅灵老师的主持下,他们同塘溪镇施村党支部书记施磊进行会面交流。交流时,塘溪镇党委宣传部肯定了我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也对参加此次《乡村脸庞》公益摄影团队的指导老师和同学们表达了问候。8月3日上午,展览的第一天,马嘉和海创社区党委书记徐波平、塘溪镇党委宣传部部长李旭,跟着团队成员一起现场参观,认真聆听作品创作的点滴故事,并不时驻足停留。
参与本次驻地影像展的师生以文化与传播学院为主,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覆盖至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专业,共20余人。活动充分展现了我校社会实践与专业建设、学科竞赛、课程思政、人才培养计划的紧密结合。这个有温度、有情怀的展览,展出一周以来,反响强烈,获得宁波晚报、甬派、鄞响多家媒体的报道。
目前,《乡村脸庞》已经开展到第八季,多位师生参与其中,实现了采写、拍摄、制作、传播的全方位锻炼。老师们带着学生走进乡村,把艺术写在大地上,用真情铸就佳作,用青春的热情和专业能力谱写新时代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